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如今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越来越多。17世纪上半叶产生了近代专利制度;一百年后产生了“专利说明书”制度;又过了一百多年后,从处理侵权纠纷时的需要开始,才产生了“权利要求书”制度。在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到处充满了知识产权,个人小专利申请平台,在商业竞争上我们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
集高价值专利之美 助强省建设之力
来源:国知局
2016年5月6日,我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值得一提的是,其核心技术全部来自于高校,其中60%则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研发团队。而此前,这些技术只有日本、韩国掌握。这项核心控制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进入商业化运行,仅仅花了两年时间,优质小专利申请要多少钱,创造了国际同行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世界之”。而过去,同样是先进技术成果,却因为转化的动力不足,大多陈放在“保险柜”里,长时间得不到转化。这样的转变,得益于西南交通大学率先探索实施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
如果把“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比喻为“红娘”,那么“沉睡”在高校实验室里的一大批高价值专利就好似待嫁的姑娘,在“红娘”的牵线搭桥下,与市场和产业结下了美丽的姻缘。 创新体制,释放活力,科技成果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打通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高速通道,探索出一条多赢的产学研发展之路,也为高价值专利的转化叩响了市场的大门。
“企业在研发‘朗沐’过程中,就秉承开放式思维,整合国内外专家开展技术研发,坚持从创新前端提升研发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形成核心技术专利和专利产品。”作为由美国以外的国家研发成功的眼科高端生物药,同时也是我国获准直接进入FDAIII期临床试验的原创一类生物新药,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弘药业)的新药“朗沐”不仅凭借高价值专利阻击了巨头,抢占了市场份额,同时也展现了中国yiyao企业的创新实力。
“高价值专利已成为康弘药业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企业赢得市场主动权的筹码。拥有高价值专利才能拥有市场话语权,这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谋求长期发展并形成竞争优势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利器。”康弘药业董事长柯尊洪表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价值专利作为保护创新成果和实现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通行证”。如今,在四川,以高价值专利培育为基础,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和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高价值专利的出现,对创新会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创新主体会发现,研究一个好的项目,有一个好的发明创造,也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价值,会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商华表示,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将按照四川省政府提出的知识产权工作是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要求,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认真谋划推进,促进高价值专利的创造和运用,打造知识产权强企,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进重点产业专利导航,以高价值专利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支撑知识产权强省和强国建设。(王康|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辑:孙雅曼 石焱,编校:赵世猛,审读:刘珊,美编:李羽)
2016年全国专利代办机构业务能力持续提升
2016年,全国各专利代办处共受理专利申请202.8万件,约占我国专利申请受理总量的60%;全年收缴专利费用422.2万笔,约占收费总笔数的42%;网银缴费票打印276.4万笔,项目小专利申请价格,约占总笔数的81%;各代办处还在其业务受理大厅设立了专利咨询窗口,为广大申请人面对面提供专利事务和专利政策咨询服务,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服务需求……从近日召开的2017年国知局专利局代办工作会议上,传出了过去一年全国专利代办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消息。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体专利代办处在国知局和各地方知识产权局的领导下,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紧密围绕专利审查中心工作,积极拓展工作思路、转变服务理念,在基础业务、对外服务等方面成绩显著,有力推动了我国专利代办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国知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负责人表示。
基础业务不断夯实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小专利申请,也是专利代办工作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国专利代办系统凝心聚力完成专利审查工作,从构建工作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升级业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不断夯实各项基础业务,主动服务地方创新主体,发挥优势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各项工作推进有序有力。
据了解,为了构建起完备的专利代办工作体系,让代办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全国各个地区,为公众提供快捷的专利事务服务,2016年10月,济南代办处青岛分理处正式开业。目前,除西藏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外,国知局已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33个代办处或分理处,业务体系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他们与专利局受理大厅一道构起了遍布全国的专利事务服务网。
与此同时,为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国各专利代办处一方面严格执行国知局制定的各项制度,另一方面还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将代办工作纳入精细化的管理轨道。据统计,截至2016年,各专利代办处的制度建设涉及行政、人事、财务、业务、党建、信息管理6个方面,制定业务规范120余项。
2016年9月和10月,国知局专利费减备案系统和中国专利受理及初步审查系统先后上线运行。为保障两个系统上线前切换工作的顺利实施,全国各专利代办处在国知局的统一协调和部署下,克服重重困难,积极配合完成系统上线前的各项工作,并及时发现和反馈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保障系统平稳运行提供支撑。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各专利代办处共完成费减备案28.5万件。
此外,专利代办处还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一年来,国知局结合工作实际,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各专利代办处进行人员培训、挂职交流,以此不断提高代办处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国知局还针对各代办处在人员配备、待遇等方面的需求给予大力支持,有力保证了代办处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
(李俊霖|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辑:孙雅曼 石焱,编校:赵世猛,审读:刘珊,美编:李羽)
来源:国知局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